菜单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21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展示系列报道——特等奖

2022-06-29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经统计,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共获批598项,其中北京市属高校获奖161项,特等奖6项、一等奖62项、二等奖93项。我校是同获特等奖和一等奖为数不多的市属高校之一。

我校7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由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军教授主持的《应用型本科“产业专业职业”三业融通的物流专业群建设及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特等奖,学校党委书记王文举教授主持的《三化润心、三方协同、三台融合的地方普通高校美育体系十年探索与实践》荣获一等奖,是我校教学成果奖在历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获奖质量和数量上的双重提升。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北京市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既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为高质量完成本届教学成果奖评选推荐,学校采取一系列举措确保推荐工作顺利推进。

在学校主管领导的指导下,教务处于2020年启动教学成果奖校级评选,确定了“统一标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评选原则。

2021年筹备期间,教务处陆续组织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系列辅导,分别邀请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姚卫新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晓宁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原教务处处长姜广峰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王德胜教授等开展了多场教学成果奖专题辅导会,对教学成果的凝练、归纳和梳理进行了全面指导。

学校教务处多次在教学例会上部署教学成果奖评选筹备及申报准备工作。申报前,组织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召开现场申报指导会,就成果奖申报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详细指导。创建教学成果奖申报交流群,由本次教学成果奖工作团队为申报前后的各类问题提供详细解答和技术服务。建设成果奖校内专题网站,通报展示本次教学成果奖推荐申报情况。

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切实推动学校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力争取得更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的高水平教学成果。

特等奖成果展示

成果名称:应用型本科“产业专业职业”三业融通的物流专业群建设及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主要完成人:刘军、张旭凤、梁晨、田雪、温卫娟、刘俐、姜旭、芮嘉明

成果简介: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流通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业发展快速迭代和人才需求不断变革的背景下,面临在“研究型大学顶天,职业院校立地”之间找准专业定位和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专业建设“既要拓宽外延,又要深化内涵”发展的双重压力。为此,进行了以下探索:

提出以“产业-专业-职业”三业融通的理念创新为先导,创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群;突出学生“群体-单体-个体”三体兼顾,创立了兼顾学生“眼前与长远”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培养需求的专业群V2.0培养模式,构建了“同业多类”的群方案;建立了顶层有设计、运行有载体、工作有机制、合作能共赢的“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机制,打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主要创新点:

创立了应用型高校“产业宽度、专业深度和职业精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接地气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树立了新范式。

创建了以“高峰到高原再到高峰群”的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形成了特色专业“由特到优,由优到强”的专业群建设新路径。走出了一条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办出“状元专业群”的新路。

创立了以产业学院为基础的多方协同新机制,树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新标杆。